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ESC/WCC2006]HOPE2研究结果—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风险 周玉杰 周志明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9/5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今年的WCC会议上,来自美国McMaster大学的Eva Lonn教授宣布了历时五年的HOPE 2研究的最终结果,正如英国的Roger Hall教授现场点评该试验时所指出的一样,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没能减少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及卒中等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率。 HOPE 2研究共纳入5,522例有心血管疾病史或确诊糖尿病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等危险因素的患者,随机双盲地观察应用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有2,758例患者(治疗组)接受了包括每日叶酸2.5mg、维生素B6 5mg、维生素B12 1mg等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治疗,对照组(2,764例)接受安慰剂治疗,每隔半年随访一次,共进行了5年的临床随访。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次级终点为缺血事件、因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衰入院、血运重建或肿瘤性死亡等。试验开始后2年,两组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明显差异(3.3µmol/L),5年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为3.2µmol/L。经过5年的随访,试验结束时在主要终点的各项指标上,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在HOPE 2的亚组研究Renal HOPE-2中,共入选GFR<60 ml/min的患者619例,其中治疗组307例,对照组312例。试验开始后2年,两组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明显差异(3.4µmol/L),5年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为3.6µmol/L。试验结束时,在主要终点的各项指标上,两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在次要终点:因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衰入院两项指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所增多(P=0.04及P=0.007)。研究者同时指出,这一负性结论也可能因为样本量较小、多因素比较以及对终点事件定义不明确而有所偏颇。 Roger Hall教授最后指出,就现有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资料而言,应用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是中性的,因此不推荐这一治疗方法在有相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应用。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HOPE2wcc2006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