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正在挑战不同阿片类药物安全谱可相互转换的传统观念,代之以最常用的治疗老年非癌性疼痛的5种阿片类药物的不同的安全谱。研究者称,可待因应用6个月后心血管事件风险明显升高,而可待因和羟考酮联合应用仅30d后全因死亡率风险即可升高,这一结果相当引人关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Brigham妇女医院的Daniel H. Solomon,MD,MPH及其同事说,传统观念认为所有阿片类药物均有相似的风险,而这项研究结果与之相左。研究者还说,该研究数据对揭示阿片类药物在老年患者中镇痛应用的严重安全性问题非常重要,并指出,有必要再次对阿片类药物在老年患者中的广泛应用审慎观察。
关注心脏
11月19日,在获悉新的研究数据表明丙氧芬导致潜在的严重甚至致死性心律失常风险升高后,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撤销了美国市场上丙氧芬的销售许可,该药物由Xanodyne制药公司生产,商品名为Darvon和Darvocet。
在该研究中,Dr. Solomon及其同事在老年医保患者中比较了以等效镇痛剂量处方用于非癌性疼痛的丙氧芬和其他4种阿片类药物的安全性风险。他们在5个阿片类药物(即,磷酸可待因、重酒石酸二氢可待因酮、盐酸羟考酮、盐酸丙氧芬和盐酸曲马多)组按个体偏好匹配了6275例受试者。研究者称,倾向评分匹配为研究队列提供了良好的均衡性,这是该研究一个重要优势。研究者发现,各药物组在治疗开始后30d时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相似,但在暴露180d后,与二氢可待因酮对照组相比,可待因组不良事件风险升高(RR:1.62,95%CI:1.27~2.06)。与此相似,在30d时丙氧芬的心血管毒性非显著性升高(RR:1.17,95% CI:0.85~1.62),并在180d时持续存在(RR:1.25,95% CI:1.00~1.57)。
Dr. Solomon说,研究分析结果支持FDA对丙氧芬采取的有关行动,而且,分析还提示其他阿片类药物可能与心血管毒性有关,尽管FDA对其他阿片类药物的态度是“沉默的”,但他们“同样值得关注”。与二氢可待因酮相比,服用可待因和羟考酮30d后全因死亡率显著升高;服用180d后,全因死亡风险甚至达到对照的2倍以上,这可能与上述心血管事件升高(至少可待因是这样)以及其他未检测的混杂因素有关。研究者认为,该分析发现的实质性风险无法用所处方剂量解释,且这种风险在敏感性分析范围内并无改变。
意义“重大”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William C. Becker, MD和Patrick G. O’Connor, MD, MPH在其评论中指出,有必要重新审视可待因(常用的中等镇痛药物,介于非阿片类和强效阿片类之间)的广泛应用;这种未经验证但广泛应用的假设(即,从成瘾的角度看,低效能的可待因可能更安全)可能要让位于上述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风险升高的证据。而临床医生则认为,尚未认识到可待因的相关独特效应,与之有关的升高心血管风险的合理生物学解释仍是空白。对此,Dr. O’Connor表示,研究者通常不会特意将阿片类药物(作为一类)或可待因与升高的心血管风险联系起来;某些阿片类药物已经被证明具有心血管影响(如,延长的QT间期),丙氧芬就是因此而被撤出市场的。
显然,进一步研究是必须的。Dr. O’Connor建议临床医生在老年人中要理智地应用阿片类药物,合理确定适应证,密切监测,尽可能地缩短应用时间。
Arch Intern 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