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迎来了天坛会12年轮回的“本命年”,在这12年里,为推动中国的脑血管病防治事业,天坛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脑血管病盛会。2012年天坛会主题“你就是力量”喻义了:所有支持和参与天坛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学会组织,共同成就了天坛会12年的发展壮大。
王伊龙: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介绍
北京天坛医院科研处处长王伊龙教授介绍了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该项目的首要目的是确定中国脑血管病医疗质量的关键绩效指标(KPI),采取了Delphi 法+ 专家深入访谈法的定性研究,同时结合CNSR为基础的定量研究,脑卒中医疗质量监测项目预计纳入二百多家二三级医院,观察病例数约40,000例。为了评价不同的KPI达标依从性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开展了中国缺血性卒中及TIA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登记研究(STAR),此次天坛会上正式启动该研究的全国培训会。
缪中荣:我国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现状及展望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缪中荣教授介绍了本话题。他谈到,我国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始于2000年,借鉴了冠脉及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经验,虽然发展时间短暂,但今天的技术水平已同世界先进水平相媲美。
从循证医学证据角度来说,对颈动脉狭窄,除了药物治疗,还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NASCET和ECST试验的公布,使CEA 成了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病变的“金标准”。2010年公布的CREST试验,是迄今为止支持CAS的最高等级证据。对颅内动脉狭窄,2005年的WASID研究显示使用阿司匹林优于华法林,2011年的SAMMPRIS研究虽然未显示CAS优于积极药物治疗,但争议颇多,并没有阻止神经介入治疗在临床的探索,但使得临床医生在病例选择上更加谨慎。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由于静脉溶栓时间窗限制,同时伴随介入材料和装置的飞速发展,探索血管内治疗实现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再通,成为当前及未来3~5年神经介入治疗发展的重头戏,而如何规范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管理及治疗策略,也成为当今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方式选择,应根据具体病情个体化治疗。一般来说,对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患者,通常应用多模式影像评估决定其治疗策略,对大血管闭塞,静脉溶栓效果不佳,而采取动脉溶栓或机械取栓,对小血管闭塞,通常采用静脉溶栓,有时在造影过程中,就实现了小血管再通。
杨少华:转化医学在卒中领域的应用及前景
美国Texas医学中心药学与神经科学系杨少华教授介绍了此话题,他先介绍了美国兴起转化医学的背景。美国近二三十年来对药物研究的投入成倍增长,加大投入的目的是希望增加产出,即增加疾病治疗手段,改善国人的健康状况。在美国,一个药物从研发到投入临床使用大约花费5~10亿美元,需10~15年,且近年来经FDA批准的药物呈下降趋势,为了降低巨大的财政投入,更快地将各种科研成果转化到临床应用中,便兴起了转化医学。
转化医学是双向转化,即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是双向的,有一批从事转化医学的专业人才,同时具备基础研究和临床相关的知识,能更好地促进转化医学两端不同领域知识的沟通和转化。转化医学是超学科的,涵盖了医学专业外多种学科如物理、化学、工程、计算机等专业,如在神经科,CT、MRI等影像设备的出现为临床诊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化医学的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在美国,卒中转化医学应用到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各个层面,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卒中复发及残疾程度,使患者获得基本独立的生活能力。
在中国,为降低卒中的危害,国家也加大了对卒中防治研究的投入,但应吸取美国教训,避免高投入和不成比例的低产出,积极发展转化医学,增加产出的效益和效率。国家“十一五”计划项目成果实现了两个转化,一是基于CNSR数据,确定了我国脑血管病医疗质量的KPI,其中有3项指标与美国不同;第二个转化是再转化为临床研究,即将“十一五”项目中发现的问题,转化到“十二五”项目中,以求找到解决的途径。
杨少华教授在答记者提问